文| y
编辑| 大A、Avery
2021第四期读书会顺利举办。本期读书会由王怡然同学主持,Linda和Avery(小Y)领读。我作为听众记录下了大家精彩的发言,会议内容的知识产权为参与领读和讨论的各位同学所有。如有错误恳请批评指正!
Linda介绍了福柯的生平及与作品的关系。
福柯(Michel Foucault)生于1926年,是一个同性恋者,在那个性少数者备受歧视的时代,他体会到了边缘化群体的痛苦。正是**这种感同身受,也让他的充满着对边缘性群体的同情和反抗权威的意识。**然而他的研究却不止于此,福柯跳出边缘群体的局限,放眼到现代社会的任何一员,扩展到了儿童、妇女、已婚夫妇等。
福柯的一生是交织着疯狂、性、和死亡为主题的变奏曲,其中不乏抑郁、自杀和抗议的悲鸣。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始终贯穿他的学术作品。在学术上,这三点也一直是他的写作的重要主题,比如《疯癫与文明》、《性史》。
本次读书会要讲《性史》的第一卷。《性史》是福柯的最后一本学术论著。福柯去世前销毁了许多文稿,并在遗嘱中要求禁止出版其无遗留下的文稿,这为后来的研究带来了困难。目前《性史》一共四卷,1984年前出版了前三卷,福第四卷直到2018年才出版。
Avery首先对文本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第一部分进行了细读。
福柯追忆了17世纪初叶到19世纪人们对性的态度的演变历史,从“肉体展示”、自由谈论性的17世纪,到单调乏味,维多利亚资产阶级时代的黑夜再至如今。当今的人仍然再被维多利亚的生活范式影响。福柯称之为“矜持、缄默和虚伪”。